引用文獻網址:FRONTIERS
隨著各種新的癌症治療方法被不斷地開發,有一類利用病原體 (例如: 病毒、細菌和寄生蟲) 來治療癌症的策略引起許多研究人員的興趣,最早是有醫師發現某些癌症患者在感染了一些特定的病原體之後,體內的癌症竟然意外地獲得改善,因此啟發了許多利用病原體來治療腫瘤的想法。
背後的原理大多是細胞被病原體感染之後,分泌出許多像是干擾素 (IFNs)、腫瘤壞死因子 (TNF-α) 等各種免疫因子,並重新打通因受到癌細胞誘導而被過度活化的免疫檢查點 (Immune checkpoint),身體被病原體入侵後激起了免疫系統的「鬥志」,進而體內的癌細胞發起進攻。
今天要談論病原體是弓形蟲,弓形蟲是一種能夠寄生在細胞內的原蟲類,能夠感染大多數的溫血動物,最終宿主為貓科動物,在全世界都有病例發生,感染的途徑通常是因為食用未經煮熟的肉類跟接觸到被貓糞汙染的水或土壤。
至今已有許多研究證據指出感染弓形蟲後可以抑制體內腫瘤的生長,然而真的想要將活的寄生蟲注射進患者的體內進行治療難免還是會有許多疑慮,包括寄生蟲感染之後可能不受控進而擴散到全身,雖然對大多數健康的人來說,感染弓形蟲幾近無害且不會有症狀,但對於免疫功能低下的人、孕婦和發育中的胎兒來說,感染有可能致命,且會伴隨著水腦症、小腦症、視網膜脈絡炎及癲癇發作等後遺症。
對於上述的缺陷,科學家們開發出了一種改良後的策略,利用弓形蟲先感染體外培養的樹突細胞 (Dendritic Cells) 之後,在將樹突細胞受到感染刺激後所分泌的外泌體收集起來,並經過超高速離心與過濾來去除雜質與可能殘留在其中的感染源,分析那些能夠對抗病原體與腫瘤的免疫活性因子是否就被包裹在外泌體當中。
分析後發現樹突細胞受到被弓形蟲感染的刺激,分泌出的外泌體數量大幅提升,隨後將這些外泌體用於治療大腸癌小鼠的實驗,在該實驗中,注射等滲透壓緩衝液的安慰劑組與使用未經弓形蟲感染的樹突細胞外泌體的對照組,大腸癌小鼠皆在未滿30前就就全死亡,而使用了經弓形蟲感染的樹突細胞所分泌的外泌體治療的實驗組,在經過了60天後,依然有40%的小鼠存活。
根據外泌體本身無毒性、不致敏的良好生物相容性,未來在臨床應用上的策略或許可以用於與現有的化學治療藥物搭配使用,強化治療的效果,又或者能夠減少化學藥物的劑量,降低副作用。
對相關研究有興趣的朋友們可以點擊下方留言處所附上的論文原始出處,進行更詳細的閱讀。
此篇文章同步發布於我們的官方Facebook粉絲專頁中,歡迎對這篇研究有興趣的朋友到下方連結的文章中留言進行討論!
留言討論區-更多研究導讀-
研究導讀
調控miRNA在外泌體傳遞中的作用機制
研究導讀
幹細胞外泌體改善因糖尿病導致的視網膜病變
研究導讀
山羊奶中的外泌體具有抗登革熱病毒的功效
研究導讀
外泌體與青光眼的治療
研究導讀
間充質幹細胞的分泌譜研究
研究導讀
外泌體用於治療銀屑病的研究
研究導讀
各種植物來源外泌體的治療功效
研究導讀
外泌體是一種有前景的HIV新療法
研究導讀
外泌體在腦中風治療中的潛在應用
研究導讀
外泌體在治療五十肩、肩關節僵硬上的應用
研究導讀
逆齡研究-外泌體調節衰老骨骼肌
研究導讀
幹細胞外泌體在治療神經系統疾病上的潛力
研究導讀
逆齡抗衰老 – 胎盤幹細胞外泌體
研究導讀
外泌體 – 改善椎間盤退化的新方法
研究導讀
外泌體最好的長期儲存法:冷凍乾燥
研究導讀
醫美新幫手,外泌體來囉!
研究導讀
透過運動能讓體內不好的外泌體改邪歸正?!
研究導讀
外泌體與阿茲海默症的診斷治療
研究導讀
無細胞皮膚再生新方法 — 外泌體+水凝膠
研究導讀
外泌體在治療掉髮上的潛在應用
研究導讀
外泌體能夠攜帶藥物穿越血腦屏障,使命必達
研究導讀
紫外線造成的皮膚損傷能使用外泌體治癒?
研究導讀
益生菌的外泌體影響著你我的大腦
研究導讀
幹細胞外泌體 – 美容皮膚科的超新星!☆
研究導讀
你我可能都曾經使用過的 – 蘆薈外泌體
研究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