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文獻網址:BMC
肝纖維化是肝癌發生的最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可能導致晚期肝硬化時需要進行肝移植。華南理工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發病機制中的一個關鍵點是肝星狀細胞的活化。細胞外基質的 [形成和降解] 機制失衡以及持續的炎症,會引發一系列肝組織的病變,導致肝纖維化,最終發展成為肝硬化。
其過程中引起的肝損傷包括肝實質細胞的凋亡和星狀細胞的活化,這些都是生物體無法靠自身逆轉的現象。因此抑制肝星狀細胞的激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肝纖維化,這也讓專家學者大膽設想代替器官移植的治療方法——用外源性幹細胞修復肝臟。幹細胞分泌的外泌體被發現能夠緩解肝纖維化,尤其是最近發現胚胎幹細胞衍生的外泌體具有顯著的受損組織修復能力。
華南理工大學研究團隊在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發表了成果報告,比較了2D和3D培養的人胚胎幹細胞外泌體對於肝臟修復的作用,比起2D培養的幹細胞,3D懸浮培養從生理狀態來看更接近生物體內的環境,在臨床研究上的結果也更具有意義。
外泌體進入到活化的肝星狀細胞(LX-2)後,能減少促纖維化標誌物(如 COLLAGEN I 和 α-SMA)的表達、降低LX-2細胞中常見的細胞增殖標誌物(如CYCLIND、RAC1和CDC42)的基因表達等功能以及抑制活性LX-2細胞的增殖,從而抑制了體內肝纖維化的進展。在小鼠肝纖維化模型中,使用2D和3D培養的人胚胎幹細胞外泌體,皆能讓肝臟纖維化面積顯著減少。3D培養的胚胎幹細胞外泌體在減少膠原蛋白的積累上更勝過於2D培養外泌體,逆轉了肝纖維化的進展,顯示出有效的治療效果。在治療後顯著減輕了纖維化肝組織中的細胞凋亡,改善肝功能蛋白水平,幫助肝臟的修復。
圖:2D和3D培養的人胚胎幹細胞所分泌的外泌體型態的差異
此篇文章同步發布於我們的臉書粉絲專頁上,歡迎對這篇研究有興趣的朋友們前來留言討論!
留言討論區-更多研究導讀-
研究導讀
調控miRNA在外泌體傳遞中的作用機制
研究導讀
幹細胞外泌體改善因糖尿病導致的視網膜病變
研究導讀
山羊奶中的外泌體具有抗登革熱病毒的功效
研究導讀
外泌體與青光眼的治療
研究導讀
間充質幹細胞的分泌譜研究
研究導讀
外泌體用於治療銀屑病的研究
研究導讀
各種植物來源外泌體的治療功效
研究導讀
外泌體是一種有前景的HIV新療法
研究導讀
外泌體在腦中風治療中的潛在應用
研究導讀
外泌體在治療五十肩、肩關節僵硬上的應用
研究導讀
逆齡研究-外泌體調節衰老骨骼肌
研究導讀
幹細胞外泌體在治療神經系統疾病上的潛力
研究導讀
逆齡抗衰老 – 胎盤幹細胞外泌體
研究導讀
外泌體 – 改善椎間盤退化的新方法
研究導讀
外泌體最好的長期儲存法:冷凍乾燥
研究導讀
醫美新幫手,外泌體來囉!
研究導讀
透過運動能讓體內不好的外泌體改邪歸正?!
研究導讀
外泌體與阿茲海默症的診斷治療
研究導讀
無細胞皮膚再生新方法 — 外泌體+水凝膠
研究導讀
外泌體在治療掉髮上的潛在應用
研究導讀
外泌體能夠攜帶藥物穿越血腦屏障,使命必達
研究導讀
紫外線造成的皮膚損傷能使用外泌體治癒?
研究導讀
益生菌的外泌體影響著你我的大腦
研究導讀
幹細胞外泌體 – 美容皮膚科的超新星!☆
研究導讀
你我可能都曾經使用過的 – 蘆薈外泌體
研究導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