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文獻網址: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聽力受損是一個普遍存在且常被低估的全球健康問題,影響各個年齡層的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世界聽力報告》,截至2021年,全球約有五分之一的人口患有聽力受損問題,預計到2050年將增至四分之一。
聽力受損的風險因子包括耳部感染、長時間暴露於高頻噪音以及不良生活習慣。這些風險因子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傷。日常生活中,聲音會由振動方式傳入耳蝸的毛細胞,接著透過神經轉換成聽覺訊號。一旦耳蝸的毛細胞及神經受損便將難以復原,因此會造成永久性的聽力損傷。
由於耳蝸中存在與血腦障壁(Blood-brain barrier, BBB)相似結構的「血液迷宮障壁(Blood–labyrinth barrier, BLB)」,因此有許多大分子藥物是無法穿過微血管來治療毛細胞及耳蝸神經。然而,隨著生物醫學中奈米技術的進步,科學家發現有一種奈米分子有機會穿過血液迷宮障壁來治療毛細胞及耳蝸神經。此奈米分子就是──外泌體。
這次要分享的研究是透過外泌體並包裹神經修復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來幫助耳蝸中毛細胞及神經的修復:
研究員首先提取外泌體,並包裹神經修復因子(以下簡稱BDNF-sEV),接著進行動物實驗。研究員透過靜脈注射外泌體(BDNF-sEV)給予小鼠,接著將小鼠暴露在噪音環境下造成聽力受損,並再次注射外泌體(BDNF-sEV)。
14天後,觀察小鼠耳蝸毛細胞及神經修復狀況,試驗結果顯示,暴露於噪音後小鼠毛細胞及神經皆嚴重受損。而注射外泌體(BDNF-sEV)後,小鼠的耳蝸毛細胞及神經修復狀況良好。
這項研究顯示外泌體在預防和修復聽力受損方面具有潛力,近年來也有許多相關研究發現外泌體對於神經的修復皆有不錯的表現,因此我們可以期待外泌體能為未來臨床應用帶來新希望。